不叫为何冷能账命遇户革以太叫好座坊智
当我们翻阅以太坊最新的发展数据时,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浮出水面——那个被寄予厚望的ERC-4437标准,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意想不到的寒冬。记得三个月前,我和几个开发者在咖啡厅讨论这个标准时,大家还兴致勃勃地预测它将如何改变游戏规则。 BundleBear最新报告显示,这个号称能让区块链体验像刷信用卡一样简单的标准,实际表现却相当骨感。数据显示仅有6.89%的用户在使用后持续活跃超过半年,这个数字简直就像寒冬里的温度计读数。作为一个曾经为这个提案欢呼过的开发者,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让人失望。 想想看,这些"智能账户"本该为用户提供三大福利:告别复杂的助记词、简化交易流程、提升安全性。但现实是,平均每个账户只进行了5笔交易就销声匿迹。这就像买了一台号称能改变生活的智能家电,结果用了几次就被遗忘在储物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支撑这个生态的基础设施。那些让智能账户运转的Bundlers节点,据说现在都在赔本赚吆喝。让我想起早期共享单车行业的困境——理想很丰满,现金流却很骨感。有些用户甚至因为系统bug而支付了过高的Gas费,这无疑给本就不佳的用户体验雪上加霜。 记得项目刚推出时,社区里有人开玩笑说这会是"以太坊的iPhone时刻"。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发布了一款叫好不叫座的旗舰手机——功能强大,但就是没人用。 不过,事情可能并非完全绝望。8月份的数据确实给了我们一丝希望——单月42万个活跃钱包的峰值证明这个标准确实有其吸引力。虽然10月份数据回落至14万,但Coinbase的Jesse Pollak说得对,新技术采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慢热"的过程。 我常常跟团队说,看看ERC-20标准的成长历程就知道了。当年它刚推出时,谁又能想到这个"小标准"会成就今天的DeFi帝国?也许ERC-4437需要的只是时间和更多开发者的参与。 作为一个见证了多个以太坊标准兴衰的观察者,我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正如我常对新手开发者说的:区块链世界里,真正革命性的改变往往需要经历"不被理解-被嘲笑-被模仿-成为标配"的过程。 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期。如果开发团队能够解决基础设施的盈利问题,优化用户体验,或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这个标准的"iPhone时刻"。但无论如何,目前的数据确实给整个社区敲响了警钟——好技术不等于好产品,好产品不等于好市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基础设施的尴尬处境
曙光初现还是昙花一现?
等待拐点的到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SEC打响NFT监管第一枪:如何辨别证券型NFT?
- 比特币:一场撼动传统金融的革命
- 走进TUSD:数字货币世界里的定海神针
- 比特币迷思:一场颠覆认知的金融革命
- 以太坊面临关键抉择:4700美元关口决定后市走向
- 别只盯着XRP!资深投资人更看好这两个潜力币种
- 人民币崛起:SWIFT数据揭示全球货币格局正在重塑
- 一个00后如何玩转加密市场赚到人生第一个千万美金
- 大模型发展的三大真相:一位AI老兵的真实思考
- 72.5亿美元空投盛宴:Linea生态全攻略
- 以太坊:从天才少年到币圈王者的传奇之路
- V神钱包大揭秘:250000个ETH背后的故事
- 深夜观察:比特币三浪下跌开启,以太坊反弹恐成泡影
- 2023圣诞节前,柴犬币能突破0.00002美元大关吗?
- 躺病床上还惦记着行情?老交易员的10月18日币市操作指南
- 财富管理新蓝海:30万亿市场中加密资产的机遇与挑战
- 比特币投资心理学:为什么你总是被主力割韭菜?
- THORChain:从黑客提款机到重获新生?这个饱受争议的项目还能翻身吗?
- Big Time代币暴涨20倍背后的真实游戏:为什么大多数玩家最终血本无归?
- 警惕!闪电网络惊现新型攻击手法,你的资金可能正在被偷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