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一不下为何构投迟迟手以太机周年资者坊合
转眼间,以太坊告别挖矿时代已经整整一年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加密圈都在热议这场被称为"合并"的历史性变革。当时大家都以为,转向权益证明机制(PoS)会成为以太坊吸引机构资金的转折点。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还在场边观望。
数据背后的故事
表面上看,以太坊质押市场确实一派繁荣景象。根据Attestant的数据,网络验证者数量从合并时的40万激增至近80万。特别是在今年4月Shapella升级后,超过21万新的验证者涌入网络。这次升级解除了质押ETH的提现限制,就像打开了泄洪闸门,却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资金外流。
Compass Point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Beacon链上锁定的ETH总量达到惊人的2940万枚,约占流通量的四分之一。其中,Lido这个去中心化平台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而中心化交易所则分享了20%的蛋糕,光Coinbase一家就占了一半。
但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虽然质押率在上升,但与Cardano(70%)、Solana(70%)等其他PoS公链相比,以太坊25%的质押率明显偏低。这就像看到一家米其林餐厅门前排着长队,但餐厅里三分之二的座位都还空着。
机构的顾虑:不只是32个ETH的门槛
作为一个经常与机构客户打交道的业内人士,我深深理解他们的犹豫。32个ETH的验证者门槛确实不低,但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Anchorage Digital的联合创始人Diogo Mónica向我透露,虽然他们平台上质押的ETH数量在半年内翻了两番,但需求主要来自加密基金这类"圈内人"。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就像初学游泳的孩子,只敢在浅水区试探。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机构投资者闭门会,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流动性"和"税务"。一家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告诉我:"我们的LP每个季度都要评估净值,如果资金被锁定在质押合约里,审计报告会很难看。"另一位来自家族办公室的朋友则抱怨:"税务局到现在都没说清质押奖励该怎么报税,我们可不想当小白鼠。"
更让人头疼的是监管环境。SEC对Coinbase和Binance的诉讼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吓得Bitstamp直接退出了美国市场的质押业务。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热潮时的情景——同样是创新走在监管前面,同样让机构投资者望而却步。
宏观经济的大浪淘沙
如果说监管是看得见的绊脚石,那宏观经济就是无形的暗流。Ether Capital的CEO Brian Mosoff说得特别到位:"当国债收益率都突破5%的时候,谁还看得上3%-5%的质押收益?"
我有个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最近打趣道:"现在买美债就像在ATM机取钱一样简单安全,干嘛要去折腾那些看不懂的智能合约?"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却道出了许多传统投资人的心声。
但Mosoff提醒我们不要短视。他眼中的质押收益就像买房时的租金收入——真正的价值在于资产本身的升值潜力。这让我想起比特币早期矿工的故事,当年他们挖矿时更看重的是囤币,而非那点微薄的区块奖励。
黎明前的黑暗?
尽管前路坎坷,我依然对以太坊质押的未来保持乐观。就像Mosoff说的,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合并后的新世界。EigenLayer这样的创新正在重新定义质押的意义,而即将到来的分片升级可能会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最近和几个机构客户聊天时,我发现他们的态度正在微妙变化。从最初的"完全不考虑",到现在会问"你们觉得什么时候进场比较合适"。这种转变虽然缓慢,但确实在发生。
或许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大浪淘沙之后,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终将获得认可。只是不知道,以太坊距离这个转折点还有多远?作为从业者,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建设,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观点)
-
那天早上,当我看到贝莱德悄悄买入Strategy公司5%股权的消息时,咖啡差点洒了一桌。要知道,这家前身是MicroStrategy的公司可不简单——它持有超过21万枚比特币,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持有者之一。华尔街的"大鲸鱼"这次是真的游进了加密货币这片海域。ETF帝国的野心8月11日的市场数据让我印象深刻。贝莱德的iShares以太坊信托规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而其比特币信托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1... ...[详细]
-
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比特币重新站稳37000美元,整个加密市场都跟着活跃起来。作为一名浸淫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当下的市场呈现出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征。一、热点代币百花齐放最近的市场热点简直让人目不暇接。BRC-20代币CATS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短短24小时就有近9000笔交易,这让我想起去年初的NFT热潮。特别是社区自发打新花费百万美金Gas费这件事,足以说明市场情绪的回暖。不过说实话... ...[详细]
-
最近在研读《人民法院报》的一篇专业文章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普通老百姓要理解这些法律术语简直比登天还难!作为经常处理虚拟货币案件的律师,我决定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门道。为什么虚拟货币交易特别容易踩雷?记得去年办理的一个案子吗?老李在网上认识了个"美女",被骗了10万块钱。骗子拿到钱后,立刻找了个"虚拟货币中介"把钱洗得干干净净。这种案例现在比比皆是,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让它成了犯罪分子的"新宠... ...[详细]
-
嘿,各位投资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青蛙!今晚9点半就要公布美国10月CPI数据了,这个数字可是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啊。说实话,3.3%这个市场预期值看着挺美好,但咱们都知道,经济数据这东西就像天气预报 - 永远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决定市场走势的还是资金情绪和基本面。最近大盘走得挺有意思,像是在玩"一二三木头人"。37,600这个关键位置就像个无形的天花板,要是能来根漂亮的中阳线突破上去,那画面就美了... ...[详细]
-
说真的,作为一个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加密领域的老韭菜,这个问题让我感慨万千。记得当年第一次用比特币买披萨时那种兴奋感,仿佛看到了未来金融的曙光。可十五年过去了,我们有了上千种代币、数百条公链,但至今还没出现一个像微信或支付宝那样真正融入普通人生活的加密应用。加密世界的"基建狂魔"时代这十五年,加密圈简直像个狂热的建筑工地。从比特币的"数字黄金"概念开始,到以太坊的智能合约革命,再到DeFi和NF... ...[详细]
-
当华尔街巨头贝莱德悄悄向SEC递交那份文件时,我仿佛看到了金融界一场暗流汹涌的博弈。这家管理着9万亿美元资产的庞然大物,最近却在比特币现货ETF申请中"不经意"地提到了USDT和USDC的风险——这绝非偶然。稳定币:加密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贝莱德将矛头指向稳定币时,差点笑出声来。要知道,USDT和USDC就像加密世界的"美元双胞胎",几乎所有交易所都靠它们维持流动性。去年我... ...[详细]
-
40万玩家的Web3跑酷游戏空投来袭!下一个迪士尼雏形已现?
朋友们,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拥有40万忠实玩家的Web3项目最近上线了一款零门槛的跑酷游戏,最吸引人的是他们的愿景——要打造Web3世界的迪士尼乐园!说实话,我刚看到这个口号时还觉得有点夸张,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他们团队确实不简单。豪华团队背书 玩法简单到爆这支开发团队来头不小,核心成员都来自苹果、谷歌这些科技巨头。他们最新推出的这款跑酷App简直就是为"躺赚"设计的——只要玩游戏就能获... ...[详细]
-
在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著名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最近发表了一篇颇具洞察力的长文,为我们揭示了Plasma技术的涅槃重生之路。这篇文章由金色财经的松雪精心编译,更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业界对这项技术重新燃起的热情。Plasma的前世今生记得2017年那会儿,Plasma技术横空出世,被誉为解决区块链扩容难题的"灵丹妙药"。它通过将大部分数据和计算放在链下处理,只保留存款、提款和... ...[详细]
-
昨晚美股开盘前,整个币圈都炸开了锅。9点20分左右,突然传来贝莱德ETF获批的消息,比特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现货价格从28000美元直接蹿到30000美元,合约市场更疯狂,BN数据显示最高冲到30720美元。不过很快就被打脸——彭博社证实这完全是个乌龙新闻,SEC还在审核阶段。价格应声跳水,最低跌到27730美元。让人意外的是,到今早收盘时,比特币居然稳稳站上了日线级别的均线!这说明什么?虽然30... ...[详细]
-
这周打开行情软件一看,狗狗币居然又冲到了0.08美元上方!这可是自7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了。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次币圈过山车的老韭菜,看到这个数字还是忍不住激动了一下。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显示,DOGE近7天涨幅达到了11%,虽然现在回落到0.0775美元左右盘整,但市场情绪明显回暖了。记得8月份的时候,狗狗币在0.068美元的200日均线处获得强力支撑,那会儿我就跟几个币圈老友... ...[详细]